M3: 1954-1966。M系列的OG。由传奇的Heinrich Janke设计。技术上是第一台把取景器,对焦器和视差纠正(parallax correction)集成在一个框里的旁轴相机。其他革命性的创新包括bayonet mount可换镜头,过片和快门上发条集成到过片杆上。早起的M3每拍一张照要拨两次,被称为double stroke。尽管麻烦,但是很有意思。M3的取景框放大倍数是0.92x, 只自带50, 90和135mm的框线。如果想用35mm焦距,得另装一个配件。由于这个原因,M3主要适合人像摄影。
M2: 1957-1967。M2在M3之后出来。定位是M3的经济适用版。主要革新是把取景器放大倍数变成0.72x, 能看到更广的角度。同时框线有35, 50, 90mm。广角的焦距更适合人文纪实摄影。从此0.72x成为莱卡M的标配。从生产数目上M2和M3很接近,但是名气没有M3强。
M4: 1967-1975。M系列到了M4,外观设计基本定型了。以后几乎所有的M都是以M4作为模板。从技术上M4的主要改进是胶片rewind从很难用的转轴变成大家现在很熟悉的倾斜的转杆。取景框线现在是全套: 35/50/90/135 mm, 从纪实到人像通杀。这个年代日本的SLR开始泛滥市场, M4是Leizt对日本廉价冲击波的回答。
M5: 1971-1975。M5是台矛盾的相机。本身集成了很多新技术,包括首次在M系列里集成了光轴上的测光器(很多人以为M6是第一台集成电子元件的M, 其实是M5)。但是外观改动太大,导致严重偏离了M系列的设计语言。是最丑但又最具个性的一台M。由于这个原因,得罪了不少M粉。是典型的一个"步子大了扯着蛋"的例子。但是我觉得喜欢M5的人,是真玩家。
Leica CL: 1973-1976。不算主型号但是值得提。第一台由日本Minolta代工的德系相机,定位是廉价的M入门机。M粉不会承认它是M嫡系血统。但是它确实可以mount M镜头。焦距是40/50/90mm。
M4-2: 1976-1980。自从M5的商业上的失败,Leizt管理层又把proven的M4端出来从新改造了一下。就像iphone每过几年又把iphone 4的设计拿出来炒冷饭一样。此刻M开始在加拿大的Midland工厂制作。加拿大的工艺其实不错。机身和镜头几乎接近德国的水平。M4-2的技术革新在于引进了Flash sync, 可以接闪光灯和电动过片马达。对新闻记者这是福音。尽管新闻记者慢慢已经迁徙到效率更高的单反去了。M4-2从一定程度恢复了莱卡的声望。注意这个型号只出了收藏家最喜欢的黑色。
M4-P: 1980-1987。加拿大厂的另一出品。这次加入了28mm的框线。第一次把莱卡的大红点logo印在了机身上。很多人不爽把它拿胶布盖上。加拿大莱卡的历史也就到此为止。
M6: 1984-1999。2022 复刻版再出。M6毫无争议地是现代M系列胶片机里的里程碑。是最受欢迎和用户识别度最高的M。应该可以算是M的颠峰之作。如果你想入莱卡胶片但是又懒得研究哪台,可以无脑先从M6开始。错不了。M6技术上的更新主要是引进了真正的thru-the-lens测光。M5的测光器装在一个转杆上,要用户旋进来, 多了一步操作。M6的测光原理是光打在快门帘上的白点反射到上面的一个测光器上。很有创意。可以做到随时测光的方便性。从外形设计上,M6几乎跟M4很像。这次Leizt管理层学乖了,不敢随便动working的东西。取景框集成了从28到135的所有焦距。取景框的放大倍数还是以0.72为主,但是offer 0.58x (广角)和 0.85x (长焦)等选项。买的时候要注意了别买错了。
M7: 2002-2019。非常低调又无人问津的M。但是确是唯一一台有电子快门优先自动曝光的M。Again, 这是莱卡面对电子化单反冲击的过时的回答。可以明确的说,莱卡M作为生产力相机而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输掉了。单反早就有的自动曝光,自动对焦等功能,在M这个旁轴机身里实现不了。旁轴这个光学架构,很可惜,就跟机械表没法跟石英表比功能一样, 慢慢成为历史里的一章。跟瑞士机械表一样,莱卡M不再拼功能,开始重新定位为lifestyle奢侈品。
MP: 2003。数码年代来临,M系列也开始准备这场革命。Leizt的管理层说想设计一台last forever的胶片相机。这个愿望在胶片时代快要结束的时候提出似乎有点讽刺,但又有点悲壮的一厢情愿。设计上MP又回到了M2的设计语言, 回到了难用的rewind knob。用料非常大手笔,质感豪华,摒弃了自动曝光这些BS。
M-A: 莱卡最后一台胶片M。没有人知道A是什么意思。但是M-A是纯机械,连测光都没有了。回到摄影的最根本核心: 全手动。基本上是MP减去电子测光就等于M-A。MP和MA目前都仍然在production。
在2025年,如果想入手莱卡胶片M的你到底应该买哪台呢? 这是我的简单建议:
- 如果喜欢M的历史,建议M3 double stroke
- 如果不差钱,想买最好的,建议MP
- 如果像我一样差钱,又想感受M的精髓, 建议M4或者M6
- 如果想与众不同的,建议M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