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业4.0”上升成为德国的民族战略、由总理默克尔亲自代言,并把这一概念迅速
风靡全球时,中国工信部正在狠狠推动“中国制造2025”,总理李克强也担任起了“中
国制造2025”的超级推销员,五次出访累计带回了近1400亿美元大单。
与此同时,美国的科技业正在一旁虎视眈眈,准备随时一网打尽……
这是一场德国人挑起的“科技竞赛”,历史真是让人敬畏,两次世界大战均发源于德国
,均来自于生产力的进步!当然,谁都不敢居心叵测的称第三次世界大战要爆发,那是
唯恐天下不乱。
但是,这“工业4.0”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大战”,只因为以下三点:
1、它不会轻易动武
2、它需要一边合作一边竞争
3、它所有的成果都将服务于人类
这也是人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大到世界格局,小到人们生活,都将被彻底颠覆!
先说大的,工业4.0将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格局呢?按照目前发展形势,如果说未来
世界是一个“人体”,那么美国是大脑,德国是心脏,中国就是四肢。这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世界加速一体化,以后谁也离不开谁
第二层意思:未来的竞争不再是谁灭掉了谁,而是谁必须从属于谁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就需要先来弄懂“未来工厂”的流程。在未来,比如当你需要一辆汽车,你只需要打
开APP,输入你的定制化要求,信息就会发送给工厂,工厂将你表达的产品种种特性转
化成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来安排物料的配送,零件的打磨、以及机器的组装。
最重要的是:这条流水线上每个元件都是按照你的意志生产的,它有自己的身份信息,
机器也会解读这些信息,如果不符合马上就调整,然后自动装配。当然,这一过程中“
人”是不参与其中的。
于是,可以这样概括:工业1.0实现了“大规模生产”(蒸汽机的发明),工业2.0实现了
“电气化生产”(电力的广泛应用),工业3.0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产品的标准化),
而工业4.0实现了“定制化生产”,并且定制周期简短,生产方便快捷。
在未来,你的香水是按照你的性格来调制的,你吃的药是按照你的基因去配方的……这
就满足了当今人们对于多元化、个体化产品的追求!应该说这是一种世界潮流。
正是因为生产的定制化和多元化,“工业4.0”将产生海量数据,以德国安贝格工厂为
例,其生产线上的在线监测节点超过1000个,每天采集数据逾5000万个。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第一:满足这种定制化生产的机器设备很重要
第二:能够使这种机器具备自我完善的系统更重要
第三:谁能监测并追踪这些数据,然后归纳和分析,谁就掌握了世界脉搏。
看明白了吗?工业4.0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以上三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谁都
想抢占这条“未来产业链”的最高端。这些海量数据终究是归属于机器、软件、或是终
端用户?这将是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关键问题。
德国工业4.0战略
为什么德国的工业4.0的焦点呢?不仅因为它是工业4.0的发源地,而且它可上可下,上
可反抗占美国信息技术对本国制造业的入侵,下可压制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
德国希望阻止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支配地位。一旦制造业各个环节都被云计算接管,那
么美国就是最大的赢家。德国电信副总裁莱昂贝格尔称,假如汽车制造商不能掌握这些
核心数据,那么谷歌就会成为赢家,云端平台和云包社区将使工厂沦为信息的附庸。
因此,为了避免被美国阻截性超车,德国正在全力以赴。德国将工业4.0纳入《高技术
战略2020》中,工业4.0正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而且正计划制订推进工业4.0的相关法
律,把工业4.0从一项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
德国工业4.0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来自党派、政府、企业、协会、院所的广泛认同,
并取得一致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德国要用“信息物理系统”使生产设备获得智能,使工厂成为一个实现
自律分散型系统的“智能工厂”。那时,云计算不过是制造业中的一个使用对象,不会
成为掌控生产制造的中枢所在!
美国工业4.0的挑战!
首先,美国是工业3.0时代的集大成者,工业3.0是信息技术革命,美国在这方面遥遥领
先全球。而不仅是德国,乃至整和欧洲都丧失了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机遇。
比如在信息产业最活跃的互联网领域,全球市值最大20个互联网企业中没有欧洲企业,
欧洲的互联网市场基本被美国企业垄断,德国副部理兼经济和能源部长加布里尔曾说,
德国企业的数据由美国硅谷的四大科技把持,这正是他所担心的。
工业3.0时期,全球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但欧洲企业节节败退。当前,美国的互联网以
及ICT巨头与传统制造业领导厂商携手,GE、思科、IBM、AT&T英特尔等80多家企业成立
了工业互联网联盟,正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并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一
系列前瞻性布局,工业互联网与成为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欧洲及德
国对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及对未来发展前景表现出了一种深深的忧虑。
中国工业4.0的机遇
2014年6月24日,德国机械协会(VDMA)主席在日本说,德国和日本携手应用中国制造业
的挑战,德国《世界报》网站也报道称“中国机械制造业严重威胁德国!
德国对付中国制造业的法宝,则是用柔性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碾压中国的人力成本优
势。说到这里,我们得先好好剖析下自己,工业4.0时代中国的优势是什么?
有人认为中国的人才是优势:中国科技人力和研发人员总数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
,并且每年还有大约700万大学毕业生。而中国一名工程师每年的综合成本(3万美元),
仅为美国(30万美元)的十分之一,猛一看这真是“物美价廉”啊!
但笔者认为,中国所谓的“人才”是用自己的尺子衡量的人才,这些所谓的人才在创新
和主动方面,差太远了。还有人为中国优势是它有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这实在说不过
去,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所有的需求都是大家共享的!
如果要论及中国在工业4.0方面的优势,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根据美国《纽约时报》的调查:中国工业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供应链条。中国是世
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
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小到螺丝钉等基础零件,大至通
讯、航天、高铁,这样就可以随时就地取材,整装待发。
第二:中国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独特优势。从《装备制造业调整和
振兴规划》到《“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
划》,以及编制中的《中国制造强国2025规划纲要》,中国政府相关的规划出台的越来
越紧密!
另外地方政府也已在发力,各地对于相关新兴产业给予扶持,虽然我坚持认为这绝大部
分都是为了圈钱和拉动GDP!
工业4.0,中国最缺的是什么?是对科技的信仰、对创新的冲动!
绝大部分中国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小商小贩”阶段,在这个以钱多钱少来论英雄的年代
。有钱的想办法继续捞钱,没钱的整日疲于奔命,你要跟他谈创新和科技,他肯定说你
就是个傻X。
中国人目的很单纯,活着就是为了赚钱,哪里火就去哪里,什么热门就干什么,时下最
流行的“互联网思维”,实际上就是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挤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
爆款搏利润,还丝毫看不到工业4.0的影子。
有人说:工业4.0消灭淘宝只需要10年”,我看哪里需要十年,最多三年!工业4.0将重
构消费关系和购物链,从而摧毁重建商业结构!我不仅在反思:中国人,我们真的准备
好了吗?
未来战争
但是如果你懂历史,就会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在原因就是工业1.0大革命,那时资
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得到解放,开始大规模生产。但是本国的生产原料又不足,只能去其
他国家掠夺原料,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狂潮,然后分赃不均导致了世界大
战!
而德国,既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惨败者。显然这次不会刚拿
到工业4.0大门钥匙,就以挑选者的姿态站立出来,但是谁都不敢小看德国的野心。
如果非要提到“未来战争”。以后不再谁能打败谁的问题,而是如果你没有能力,你连
发动战争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你就是一个从属者而已。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只垂询强者、
踩踏弱者。如果你不信,就再去翻一翻中国的近代史。
当然,和平和发展才是主流,未来的法则是在协作中谋竞争,在给予中谋回报,这是一
种更为微妙的斗争关系:德国已是中国在西方最亲密的伙伴,在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下
,中德合作行动纲已面向全球发布,双方都对美国信息技术的两面性抱有疑虑。
和美国硅谷的公开戒备态度不同,德国仍然看重中国的商业机会和中国政府的合作态度
。但私下里,德国人仍然把专利群攥出水来……
更何况,微妙面临不仅只有德国和美国,还有日本和印度等等……难道在这个发展的大
好时机,他们就没有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吗?所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了忧患意识,懂得居安思危
,才能长治久安!
I am fascinated by a lot of stuff, such as foreign policies,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 Recently I found myself passionate about street photography.
Friday, January 30, 2015
Wednesday, January 21, 2015
Monday, January 19, 2015
随想
年过三十,人生算走过了一半。从十几岁的“不知天高地厚”的狂想,到二十来岁那种“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信,慢慢走到三十来岁的今天。从当年爱听“我的未来不是梦”, 当现在爱听“几许风雨”。生活上我们开始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我们有的走上了所谓的“轨道”, 但也看到了天花顶。三十岁对于人来说是个分叉点,是该放弃梦想,还是该继续追寻。汪峰的这几句歌词写得实在太贴心了: 谁知道我们, 该去向何处, 谁明白生命, 已变为何物, 是否找个借口, 继续苟活, 或是展翅高飞, 保持愤怒, 我该如何存在.
Thursday, January 8, 2015
为什么我国的材料工业水平很低
时不时地,网上会爆出某某材料类行业诸如产能过剩、发展失衡等行业现状新闻。低端产品严重过剩,中高端产品却因缺乏技术而严重依赖进口,这种发展现状暴露了我国材料工业的水平较低。但为何我们的水平会低?材料人网曾在论坛和人人主页上发起了相关讨论:为什么国内的材料工业水平很低呢?。一起来关注下大家怎么说?
工业发展过程导致
youseeme:这个也很正常啊,建国以来,工业就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改革开放后也主要靠房地产和代工。现在两者都不行了,所以慢慢重视材料基础工业了。这是一个过程。
小编点评:一直以来,我国工业长期处在产业链中的低端位置,被称之为“世界代工厂”。所以中国工业的繁荣,更多的是低端加工制造业。而高端的制造业,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这种现象对于材料行业亦是如此。中国主要承担着原材料的开采、冶炼以及简单加工工作,只在个别方向的个别企业具备高端加工制造。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才拥有产业链的主导地位。我们同样不可能不经历这段发展。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势必也要进行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低技术向高技术、低端向高端发展。靠卖原材料,低端加工,当然撑不起一个材料大国、强国。
投入大, 不想搞
风清扬前辈:材料这玩意吧,得大企业挑大梁,小企业专注某一个点。现在还是一窝蜂的卖资源授予洋人的阶段。
已有账号:以钢铁为代表,没有创新,研究院没人去真正的去搞研究,都是为了名誉、利益。工厂更不用说,一般生产的都是生产技术成熟的生产线。一些新线的开发需要海量的资金,小企业承担不起,大企业要考虑资金的周转,而且现在材料行业真正立志于此的人才太少。
人人会员:材料研究投入大回报不稳定资金回流慢并且材料的进步惠及各个领域让一家企业买单都不愿意国家又不肯出钱搞。
小编点评:由于研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大,产业化风险较大,新材料的研发先天不吸引资本的注意。现阶段,材料企业对于新材料及工艺的研发不重视,如此造成了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恶果。而且材料不少行业的集中度较差,缺乏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以稀土行业为例,欧洲仅一家,日本仅有三家,而中国却有上千家。国外一家企业的产值,抵得上国内几十家上百家企业。行业缺乏集中度,企业之间陷入低端产品的无序和恶性竞争,没有实力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新产品研发与创新,整个行业的水平也就难以提升。
科研力量的缺失
小毅丝:凭良心讲 ,现在搞科研的不就是为了写点论文发表点不疼不痒的专利么 。而且,金融危机来了, 国家为了保全GDP发展房地产。整个社会投入了33万亿,然后变成房子,又叫社会买单。制造业 怎么发展? 没有科研成果、没有资金。
人人会员:每年拨的研发经费,有多少是真正用在科研上了?而且现在还出现了中国特色的学术外包,自己拿基金,再开个价钱转手给别人做。
小编点评:现阶段,我国的高校科研是以SCI为价值取向。所以,国内很多材料科学工作者为了生存、晋升等原因,往往以发论文而科研。有数据显示,我国的材料科技论文已经位居世界榜首。但很显然,以SCI为目标的科研,恐怕很难有助于转化成材料工业成果及提高材料研发能力。而且,这种科研也造成了资金和人力的极大浪费。
小结:未来,我国的材料工业水平必然会迎头赶上。还是前面提起的那句话,“靠卖原材料,低端加工,撑不起一个材料大国、强国”。
中国富豪
中国富豪的成分并不复杂,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像赵本山这样的名人。郭德纲是什么人才?就是卖嘴皮子,而且低俗得常常让人恶心,可就有人喜欢捧,结果郭德纲也成了名人、富翁。北京电视台把郭德纲捧到了天上,在 “ 偷拍 ” 他的别墅时被徒弟狠揍了一顿,而且郭德纲还在自己的博客里以《有药也不给你吃》为题,对徒弟打人事件作出回应,将北京电视台臭骂了一顿,其中的一些语言粗俗不堪,就像羊倌骂羊的话。第二类是从监狱里出来,找不到工作,就倒买倒卖,在改革中捞到了第一桶金,之后注册了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企业家。第三类是经过多年打拼,有了点钱,就去贿赂官员,通过权钱交易、官商勾结,成为富豪;其中有的是在办企业的名义下,将祖辈手里的金条、鸦片、古董等换成钱,变成著名的企业家。第四类是依靠卖官帽和贪污受贿发了财,儿女又依仗权力爸爸、权力妈妈赚得富可敌国,成为既得利益者。
Tuesday, January 6, 2015
关于马云最近的一番话
原创: 马云最近在清华的毕业典礼上讲这么一段话:”我毕业于杭师大,可能毕业于北大、清华,现在每天就在研究了。
因为我是毕业于杭师院,文化是玩出来的,会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一般都很有出息。“ 他的原意也许是说
中国最好的高等学府的教育缺乏生气和灵气。 教出来的孩子没有情商。 我想就马云这番话说几句。
在我看来这段话似乎也在贬低企业和学校里默默耕耘的科研技术人员。 中国的企业家喜欢把自己的成功归咎于自己的情商和胆量。
这个本身没有错。 从商跟科研不一样,是摸着石头过河, 每一步都得计算下一步风险的。 目前中国互联网泡沫下很多成功的创业者,
马云, 马化腾, 还有李彦宏都是成功的企业家。 但是因为企业经验成功就小看地下默默耕耘的科研技术人员, 这不是一个科技企业领袖应有的态度。
科技企业要是没有研发人员扎实的技术和孜孜不倦的开发,是不会有所谓的科技企业的。 如果人人都想做马云这样的说将,而没有人愿意搞实际
的开发, 这个公司只是一个空壳, 是经不起竞争的。 在日本和德国这些科技发达的国家, CEO对研发人员极度得尊重。 公司可能每两三年就
更换老总, 但是核心科研人员经常一待就是几十年。 核心技术的积累, 不是像马云说的那样, “玩出来”的。
马云说的这段话,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反映了现今中国社会的浮躁心态。 就是大家都想当所谓的企业家,想做管理, 而沉下来安心研究却成不合时宜。
要知道像马云这种人说的话, 很容易会成为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指导。 如果中国的下一代都抱着这种心态, 那是很让人担忧的。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
产业升级。 什么叫产业升级呢? 说白了就是从做一些谁都会做的东西, 例如衣服, 简单电子产品组装, 升级到一些只有你才会做的高科技产品。
这个过程最需要的恰恰不是马云同志说的“会玩”的情商, 而是技术的积累和创新。 如果科研人员在这个社会普遍不被看好,那这个社会也不会成功
产业升级。 香港就是一个例子。 一直想发展科技产业却没有成功, 今天除了金融业一无所有。 如果中国不想沦为这样只能做中低端制造业或者靠三产糊口的二流国家的话,还是好听马云这种话为好。
Sunday, January 4, 2015
Untitled
For a long long time, my life is all about competition. Everything is about winning. I wanted to score higher at schools, to do better research and publish more papers than my peer, and to perform better than my coworkers in order to excel. Even in my own private life, I would unconsciously compete with people who are closet to me. I freakishly enjoy the feeling of being better than others, even for hobbies, and completely forget what hobby is all about. Sure, there is nothing wrong to want to be better. But I should start taking off my competitive suit, and just enjoy the pleasure of doing something, not for winning.
Untitled
No one knows what this is all about and how it happened. Only thing I know is everyone gets hurt.
Martin Munkacsi Geometrical Composition
Munkacsi's geometrical rhythm shown in his photographic composition inspires photographers such as Henri Cartier-Bresson.
Subscribe to:
Posts (Atom)